纺织品中的静电问题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的关注, 其主要表现为穿着时静电容易引起粉尘的吸附、织物黏附 或纠缠肢体产生不舒服感,影响服装的美观和服用性。在 天气干燥时,纺织品中静电电荷的聚集产生较高的静电 压,还可对人体产生电击,甚至静电摩擦产生的火花容易 造成粉尘多、近距离接触油品、煤气泄漏等场所发生起 火爆炸。目前国内用于纺织品抗静电性能评定的方法较 多,有GB/T 12703.1—2008《纺织品 静电性能的评定 第1 部分:静电压半衰期》;GB/T 12703.2—2009《纺织品 静 电性能的评定 第2部分:电荷面密度》;GB/T 12703.3— 2009《纺织品 静电性能的评定 第3部分:电荷量》;GB/ T 12703.4—2010《纺织品 静电性能的评定 第4部分:电阻 率》;GB/T 12703.5—2010《纺织品 静电性能的评定 第5 部分:摩擦带电电压》;GB 12014—2009《防静电工作服 点对点电阻》;GB 12014—2009《防静电工作服带电电荷 量》等。现行标准中不同指标的评定方法在测试原理、适 用范围、预处理(洗涤)要求、评定结果表述、性能要求 等具有相似性,但也存在的差异,导致用不同方法对抗静 电性能进行评定,最终的抗静电性能不一致。本文综合比较分析了国内现有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评定方法,并通 过对抗静电性能评定结果比较分析,给出抗静电性能的评 定结果异同的原因和建议。
静电产生的原因有摩擦起电、感应起电、接触起电 等,而对于服装的抗静电性主要通过防止面料上电荷的聚 集或通过传导电荷来达到抗静电的效果。常用的方法有防 静电整理、在面料中植入金属纤维、有机导电纤维、石墨 烯碳纤维等。防静电整理的抗静电效果往往随着洗涤次数 的增加而降低,因此更多生产企业采用面料中植入导电纤 维实现长期的抗静电性能。本文选择6种植入导电纤维的 面料和4件服装,采用现行的7种不同方法对这些试样进行 抗静电性能评定比较。 调湿和试验大气 抗静电性能评定的调湿和试验用大气条件: (20±2)℃、(35±5)%RH,环境风速≤0.1m/s 。抗静电性能评定的试验预处理:按照GB/T 8629— 2001中7A程序洗涤,洗涤100次,烘干。按GB 12014—2009附录A方法评定 抗静电性能为等级外,按其他方法评定的抗静电性能为A级 和符合;2#面料,按GB/T 12703.1—2008和GB 12014—2009 附录A方法评定抗静电性能为等级外,按其他方法评定的 抗静电性能为A级、B级和符合;3#面料,按GB 12014—2009附录A方法评定抗静电性能为等级外,按其他方法评 定的抗静电性能为A级、C级和符合;4#面料,按GB/T 12703.1—2008、GB/T 12703.2—2009、GB/T 12703.3— 2009、GB/T 12703.4—2010、GB/T 12703.5—2010和GB 12014—2009方法评定抗静电性能为A级、B级、C级和符 合;5#面料,按GB/T 12703.2—2009方法评定抗静电性能 为不符合,按其他方法评定的抗静电性能为A级和B级; 6#面料,按GB/T 12703.1—2008方法评定抗静电性能的结 果为B级,按其他方法评定的抗静电性能为不符合和等级外。
上海纤检在比较分析现行国内抗静电性能评定方法的基础 上,通过对6种面料和4件服装的抗静电性能评定结果的比 较分析,得出如下结论:
(1)现行的纺织品抗静电性能评定方法过多,各方 法在测试机理上相似,但是在使用范围、预处理(洗涤) 要求、评定结果表述、性能要求等方面有所不同,在标 准使用时,容易造成评定结果的不一致性,导致测试结 果不具有可比性,给使用造成困难。建议从电阻、电 荷、静电电压3项指标对同类型的评定标准进行整合并建 立相关性。
(2)在标准中对抗静电性的结果评定分为A级、B 级、C级等,但是不同标准的同一级别之间并不具备等效 的抗静电性能。明确不同标准评定结果等级之间的等效关 系有利于测试结果的比较评定。
(3)GB/T 12703.4—2010 《纺织品 静电性能评定 第 4部分:电阻率》根据条款5,试验电压通常100V以上,但 是对含金属纤维面料,往往会因为使用电压过高造成样品 被烧穿而终止测试,建议改为如果表面电阻小于105 Ω, 可降低电压并在报告中注明。